汉末三国鼎立,蜀汉仅占据西蜀地区,国力最弱。蜀汉却人才辈出。刘备逝世后,诸葛亮领导的北伐力量五次出击,企图改变局势。诸葛亮逝于五丈原,弟子姜维继任后又发动十一次北伐。北伐耗费民力财富,刘禅为何持续支持?实际上,他是最为隐忍的一位

刘禅常被人以“扶不起的阿斗”来形容,此评价源自魏史。蜀汉唯一不设史官,其官员生平仅能通过其他国家的史书了解。刘禅的形象自“乐不思蜀”后定型。在此之前,除了黄皓,无人了解刘禅的真实面貌。刘禅投降司马昭后,首要处理的竟是黄皓。从政治策略看,这并不明智。留黄皓身边可使刘禅昏庸,且离间蜀汉内部。然而司马昭却选择处死黄皓,这处理投降小人的方式似乎有失妥当。刘禅的品评可从其支持北伐的立场来观察他是否合格为帝王。在诸葛亮执政期间,权力掌握在诸葛亮手中,且他可废立刘禅。刘禅全力支持诸葛亮的五次北伐。他只有在诸葛亮外出时接触到蜀汉的权力。唯一一次急召诸葛亮回蜀中是听信谣言。

诸葛亮不会让小人接近刘禅,除非这小人是刘禅培养的。不知刘禅还暗中培养了多少亲信。诸葛亮逝世后,费袆接任辅佐刘禅,但刘禅并不满意。费袆只追求安定,不领兵出征。在他任内,刘禅难以秘密培养亲信。转机在于魏将郭偱投降,尽管郭偱的事迹鲜为人知,未被魏国史官记录,与其记录曹丕私生活的作风不符。郭偱是在费袆的宴会上突然发难,杀死费袆后被其他蜀汉官员击毙。后来,曹芳追封他,但曹芳困惑的是,郭偱并未得到曹魏的重用。他并没有直接影响大局,其行为令人难以理解。

在三国时期,郭偱若真心报国,就不会投降。他投降了,却选择杀害费袆而非刘禅。郭偱曾多次被刘禅召见,有机会刺杀刘禅,却没有行动。郭偱明目张胆刺杀费袆,背后势力非同寻常。在蜀汉,刘禅之上还有何人,令人深感不安。姜维接替费袆后,刘禅权力仍不强。姜维好战,进行十一次北伐,刘禅大力支持。姜维出征让刘禅有机会培养亲信,听闻黄皓建议处死,姜维力陈其祸国殃民之罪,刘禅却视之为小事,不予理睬。

姜维此时也察觉出不对劲,因为朝中没有官员响应他,这可跟诸葛亮和费袆掌权时大不相同。想通其中关节后,姜维吓得不敢回成都,请命离开成都种麦去了。姜维的请命,刘禅有没有同意不清楚,但此时的刘禅已经大权在握,整个蜀汉上下,都对刘禅唯命是从。